发面发好后放小苏打

在发面后加入小苏打是一种常见的做法,主要目的是利用小苏打产生的二氧化碳使面团更加蓬松柔软,并中和面团中可能存在的酸性物质,从而改善面点的口感和延长保质期。以下是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准备小苏打

通常使用4克左右的小苏打,溶解在温水中(约50毫升)后使用。

溶解小苏打

将4克小苏打溶解在温水中,搅拌均匀,直至完全溶解。

加入面团

将溶解好的小苏打水倒入已经发酵好的面团中,然后反复揉制,使小苏打均匀分布在面团中。

揉面排气

揉面约10分钟,直至面团光滑细腻,充分排气,避免面团两边对接处粘连。

二次醒发

将揉好的面团盖上保鲜膜,醒发10分钟左右,使面团更加蓬松饱满。

塑形和蒸制

将醒发好的面团进行塑形,如搓成长条、切成面剂子、揉成圆形等,然后进行二次醒发(约15分钟),最后放入蒸屉上蒸制。

注意事项:

比例控制:小苏打的量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酵母的量,以免影响面点的风味和口感。

操作环境:发面过程最好在温暖的环境中进行,有助于加快发酵速度。

避免重复添加:通常情况下,不需要在发好的面中再添加小苏打,除非面团发酵不足或出现酸味。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利用小苏打改善面点的口感和质地,使其更加松软、蓬松,并且延长保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