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皮冬瓜叶霉病
黑皮冬瓜叶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影响叶片、茎秆和果实。以下是关于黑皮冬瓜叶霉病的详细描述:
症状
苗期:茎、叶、叶柄及生长点出现水渍状或萎蔫,后干枯死亡。
成株:多从茎嫩头或节部发生,初为水渍状,病部失水缢缩,病部以上叶片迅速萎蔫,维管束不变色。叶片受害,先出现水渍状圆形或不规则灰绿色大斑,严重的叶片枯死。果实受害时,先在近地面的部位发生淡黄色水渍状病斑,后病斑稍凹陷,有时开裂,溢出胶状物,病部扩大后引致瓜腐烂,表面常着生白霉。
发生规律
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或粪肥中越冬,借灌水、气流和风雨等进行传播蔓延。
在潮湿、雨季或积水的情况下,有利于病害发生,特别是晴与阴雨天交替的季节易出现病害流行。
防治方法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选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如喷洒和灌根同时进行,则效果更好。每株灌药液约300mL,隔7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农业措施:
实行2年以上轮作,覆盖地膜可减少初侵染。
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每667平米施惠满丰多元素复合液肥400毫升,对水稀释500倍喷洒叶面,可增强抗病性。
合理灌溉适时适量控制浇水,雨后及时排水,必要时打去下部叶片,以增加通透性。
建议在实际防治过程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病害发生规律,选择合适的药剂和农业措施,以达到最佳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