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褐斑病

冬瓜褐斑病,又称靶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影响冬瓜的叶片、叶柄和茎蔓。以下是关于冬瓜褐斑病的详细症状、发病规律、防治方法以及病原特征和传播途径的总结:

症状

叶片: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差异较大,小的直径3-5毫米,大的20-30毫米,平均10-15毫米。小型斑黄褐色,中间稍浅,大型斑深黄褐色。湿度大时,病斑正背两面均可长出灰黑色霉状物,后期病斑融合,致叶片枯死。

叶柄和茎蔓:病斑椭圆形灰褐色,病斑扩展绕茎一周后,致整株枯死。

果实:果实受害后,初期产生水渍状暗绿色的小斑点,随后病斑扩大,变为褐色至黑褐色,病斑凹陷,表面布满黑色霉层,严重影响果实的外观和品质,甚至导致果实畸形、腐烂。

发病规律

越冬方式:病菌丛随病残体留在土壤中越冬,借助气流或雨水传播蔓延,进行初侵染。

传播时间:发病后病部又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多在白天传播,尤以10-14时最多。

发病条件:发病适温为25-28℃,相对湿度接近100%,昼夜温差大、植株衰弱、偏施氮肥时,缺少微量元素硼时发病重。

防治方法

农业措施

实行轮作,冬瓜收获后一定要把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及时深翻。

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注意搭配磷、钾肥,防肥。注意适量施入硼肥。

保护地栽培冬瓜时采用膜下浇水,及时放风排湿。

药剂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