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萝卜会来历
青岛萝卜会的来历可以追溯到 元朝,与玉皇庙的庙会活动密切相关。农历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诞辰,人们会在这一天聚集在清溪庵(后改名玉皇庙)祈福求安。由于庙会期间正值“立春”前后,民间有吃萝卜“咬春”的说法,逐渐形成了立春吃萝卜不牙痛的习俗。
萝卜会最初源于宗教活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演变成一个商贸和娱乐的节日。台东区人民政府于1991年正月初九举办了第一届“青岛萝卜会”。1994年,市北区人民政府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举办了第一届元宵山会,后来市北元宵山会与台东萝卜会合而为一,正式定名为“青岛市北萝卜会·元宵山会”。2013年开始,萝卜会·元宵山会与海云庵糖球会合并举行,称为“青岛萝卜·元宵·糖球会”。
此外,20世纪30年代,许多老百姓在正月初九赶完台东区道口路清溪庵的萝卜会后,便于正月十一赶于姑庵庙会。每年正月十一的于姑庵庙会,香火甚盛,俗名庄稼老会,即纪念中国古代传说的教民稼穑的“后裔”而设。
综上所述,青岛萝卜会不仅是一个传统的宗教节日,还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集商贸、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