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为什么会开伞
金针菇开伞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菌种退化:
金针菇菌种消失退化,导致出菇期简单开伞。优良的金针菇品种菇盖大小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若出现未知原因的菇盖变大状况,则先考虑是菌种退化的原因。
养分不足:
由于培养基的水分、养分不能正常输送,或者培养料含水量不足、配方不合理等原因,导致金针菇因养分消耗殆尽而提前完成整个生活史,仅存的养分优先供应菇盖的生长,表现为简单开伞。
发菌不良:
培育期间温度、湿度、二氧化碳不合适导致的菌丝养分积累不足,其中温度和二氧化碳的影响最高。温度过高会导致菌丝生长代谢过快,消耗掉过多的养分,二氧化碳过高会使菌丝在缺少氧气的状态下生长,影响养分转化和积累。
供养失调:
培养基的水分、养分不能正常输送,或者培养料含水量不足,或水分下降后未及时补充,使养分输送困难。此外,基质本身养分消耗过大,不能满足菇体正常发育的养分要求。
管理不当:
幼菇现蕾后,没有及时盖膜、套袋,造成栽培袋下部窜风、温度偏高,这些都会加快子实体新陈代谢,使菌盖分化提前开伞。此外,采菇时用力不当使菌块断裂,也会导致养分运送不畅而早开伞。
光照过强:
金针菇在现蕾时仅需要一定的散射光,若受强光刺激,容易造成菌盖提前开伞。
栽培品种:
有些生育期短的菌种常出现早开伞现象,因此,选择菌种时,应避免使用这类菌株。
通气过大:
要控制好二氧化碳的浓度,减少通风和氧气的供应,避免培养料中的供养失控。
麸皮含量过低:
麸皮含量过低也会造成提前开伞。
综上所述,金针菇开伞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菌种退化、养分不足、发菌不良、供养失调、管理不当、光照过强、栽培品种选择不当、通气过大以及麸皮含量过低等。要解决金针菇开伞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选择优质的菌种、保证培养基的质量和稳定性、合理控制出菇环境条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