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西红柿灰霉病
番茄灰霉病是一种 由灰葡萄孢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在番茄生长各个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尤其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下更为严重。这种病害主要危害番茄的果实、叶片和茎,对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症状表现
果实受害
幼果染病较重,柱头和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实转移。
果实多从果柄处向果面扩展,果皮呈灰白色、软腐,病部长出大量灰绿色霉层。
严重时果实脱落,失水后僵化。
叶片受害
叶片上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在叶尖或叶缘出现水渍状小斑点,随后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
病斑呈“V”字形向内扩展,初水渍状,浅褐色,有不明显的深浅相间轮纹。
潮湿时,病斑表面可产生灰霉,叶片枯死。
茎受害
茎部发病,病斑初为水渍状小点,后扩展成长条形病斑。
高湿时长出灰色霉层,病部以上逐渐枯死。
病原与传播
番茄灰霉病是由 半知菌亚门真菌、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该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条件适宜时,萌发菌丝,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和人们生产活动进行传播。其发病适温为20-25℃,最高32℃,最低4℃,对湿度要求严格,空气相对湿度达90%时开始发病,高湿维持时间长,发病严重。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
合理轮作,减少病残体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