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坐果后

茄子坐果后,管理上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肥水管理

及时浇水追肥:茄子坐果后,对肥水的需求量增加,应及时浇水追肥,肥随水浇。一般每公顷追人畜粪尿8~15吨,或磷酸二铵250千克。门茄坐稳果后,晴天2~3天追施一次30%~40%的人畜粪,雨天土湿时3~4天追施浓度为50%~60%的人畜粪,或在下雨之前埋施尿素和钾肥,尿素和钾肥按1:1的比例混合均匀,每公顷埋施尿素和钾肥共450~600千克。至采收前2~3天,可以根据需要再追施一次肥。

合理施肥:茄子生长初期以补充氮肥为主,中后期除了补充氮肥,还要配合追施磷钾肥。磷肥促进结果,钾肥有助于提高产量。一般分几个重要时期进行追肥:催果肥在门茄花受精膨大后进行,盛果肥在对茄膨大时追施,收获前10天再追肥一次。

环境调控

温度管理:应根据天气情况,适时拉放保温被,白天维持棚室内的温度在20℃-30℃,夜间维持在15℃左右。同时加强通风,尽量降低棚室湿度。

光照管理:保证充足的光照,有利于茄子进行光合作用,促进果实发育。

药剂防治

预防性药剂:根据天气情况,建议10-15天交替喷施像甲基托布津、百菌清、DT等防治性药剂,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治疗性药剂:一旦发现有黄萎病等病虫害出现,可选用合适的药剂组合进行灌根或叶面喷施。

整枝管理

保留功能叶:茄子在门茄坐果前后,保留两个杈状分支,抹除主茎上其余腋芽,减少营养消耗,有效通风透光。

疏叶:果实采收后,在茄子下部留两片功能叶制造营养,下部的叶片要及时疏除,以增加通风透光,有利于茄子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