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水豆腐的做法
制作碱水豆腐的步骤如下:
准备材料
大米 500克(建议使用早稻米)
清水 2500毫升
食用碱 10克
盐 适量
其他调味料(如酱油、香醋、辣椒油、葱花等)
泡米
将大米用清水洗净,多搓洗几遍以去除多余淀粉。
将洗净的大米浸泡在1000毫升清水中,泡上一整夜。
打米糊
浸泡完成后,将大米与泡米水一同倒入料理机中,搅打成细腻的米糊。打得越细腻,豆腐的口感会越佳。
加碱搅拌
将10克食用碱加入至打好的米糊中,搅拌均匀。食用碱的添加是制作碱水豆腐的关键之一,它会对米糊的质感产生重要的影响。
煮米糊
锅里放2500毫升清水,再加一大勺盐,开火加热,等水微微冒泡时,把米糊倒进去。
开中火,用擀面杖不停搅拌,防止底部糊锅。大约四分钟后,米糊会逐渐变得粘稠,随后转小火继续搅拌,维持这个状态,直到糊状米糊形成大泡,大约15分钟即可。
冷却成型
准备一个耐热模具,将扑热的米糊倒入模具中,表面抹平,随后放在室温下自然冷却。待完全定型后,再将豆腐倒扣出来,即大份的米豆腐就做好了。
切块调味
用刀将米豆腐切成小块。为了提升风味,可以将豆腐块放入碗中,加入一勺生抽、香醋、适量的辣椒红油,以及撒上少许葱花,搅拌均匀,一份开胃的凉拌米豆腐就完成了。
建议
使用早稻米制作出来的米豆腐口感更粗糙,但更符合碱水豆腐的特色。
搅拌米糊时要确保没有颗粒感,这样制作出来的豆腐才会更加细腻嫩滑。
食用碱的用量要适中,过多会使豆腐变得苦涩,过少则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调整调味料的种类和用量,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