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脯发展历史
猪肉脯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最早在《礼记》《论语》上便有记载。清道光年间,猪肉脯已经是满汉全席的菜肴之一。它是猪肉经腌制、烘烤的片状肉制品,是一种食用方便、制作考究、美味可口、耐贮藏和便于运输的中式传统风味的肉制品。
猪肉脯的制作过程很复杂,需要经过多个步骤才能完成。首先,猪肉要经过腌制,这一步是为了让肉质变得更加柔软。接下来,猪肉要经过干燥,这一步是为了让肉质变得更加脆。
南宋时期,相传文天祥募兵路经明溪镇,明溪百姓参加勤王之师,离开家乡之时,亲友会赠送礼物给即将远行的亲人,随后将猪瘦肉切成薄片,用天然的香料进行腌制,再用炭火烘烤成肉脯赠与亲人,以使便于携带,随时可以食用,这就是肉脯的来历及原始制作方法。
猪肉脯源于新加坡,1928年传入我国广东,历经了七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匠人打造出品质上乘的鮀香猪肉脯,鮀香猪肉脯作为汕头特产之一,早在1984年就斩获省优秀产品奖及多次荣获省优质产品奖。
1936年,三位来自广东汕头的商人,听说靖江猪源丰富,于是带人不远千里来到浙江,开办了加工猪肉脯的工厂。据历史记载,当时的猪肉脯销售点设在上海,国外华侨因这厂是由三人创办的,故称这个厂的肉脯为“三友”猪肉脯。
历经60多年,通过设备的更新和工艺的不断改进,猪肉脯已成为靖江最具特色的土特产品。靖江素有“肉脯之乡”的美称,肉脯历史最为悠久,品质最为上乘,声誉最为著名的是“双鱼”。猪肉脯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远销日本、俄罗斯、东南亚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靖江知名的肉脯品牌有:双鱼、伊香、三阳等。最有名的还是双鱼肉脯,1981年,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优质产品、国家商业部优质产品,并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