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凉菜计量欺诈
在购买凉菜时,消费者可能会遇到计量欺诈的问题。以下是一些相关的案例和信息:
北京“鲜又多果蔬连锁超市”:
一位消费者在购买凉菜时,被告知价格为6.8元一斤,但实际称重结果为16.8元一斤。此外,菜品中未放置辣椒和盐等佐料,导致消费者身体不适。
广东东莞:
一位男子在购买凉菜时,发现商家使用的秤为7两秤,而与老板娘之前沟通好的是退差价。最终,男子要求差1赔10倍,商家则认为消费者在找事。
吉林省延吉市:
市场监管部门对网红市场进行了计量器具的检查,揭露了在秤盘上玩弄“猫腻”的不良商家,严惩计量不公,保护消费者权益。
宁夏吴忠市:
一家名为“杜优素羊杂碎店”因价格标签信息未准确区分16元/份与6元/份同类凉菜,违反了《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被罚款5000元。
辽宁省:
辽宁省市场监管局对电子计价秤的市场秩序进行了全面整治,曝光了14起严重违反计量法规的“鬼秤”案件,涉及知名海鲜店和废旧物资收购站等场所。
建议
仔细核对价格:
在购买凉菜时,务必仔细核对价格标签,确保了解实际费用。
注意菜品质量:
在支付前,检查菜品是否与预期一致,包括佐料等。
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
尽量选择有良好口碑和信誉的商家购买食品,以降低风险。
及时投诉:
如果发现计量欺诈行为,应立即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投诉,维护自身权益。
通过这些措施,消费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成为计量欺诈的受害者,并促使商家更加诚信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