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大棚洋葱技术要求

大棚洋葱的种植技术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大棚选择

选择适合种植洋葱的大棚结构,确保大棚具有良好的通风和排水条件,并能够提供充足的阳光照射。

土壤准备

洋葱喜欢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可以进行适当的土壤改良,例如添加有机肥料或腐熟的堆肥。

种子选择

选择适合大棚种植的洋葱品种,根据自身需求和种植条件选择早熟或晚熟品种。

播种和间距

按照推荐的播种深度和间距在大棚内进行洋葱的播种,通常将洋葱种子直接撒播或用育苗盘育苗后移栽。

灌溉

保持适当的灌溉水平,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注意避免过度浇水或积水,以防止洋葱腐烂。

营养管理

在洋葱生长期间进行适当的营养管理,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植物需要,补充适量的肥料,包括氮、磷、钾等关键营养素。

病虫害防治

定期检查大棚洋葱植株,及早发现和处理病虫害问题,可以采用有机或化学的防治措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收割和储存

观察洋葱植株的生长情况,当洋葱颈部变软或叶片枯萎时,表示洋葱已经成熟,适时收割洋葱,并进行适当的储存,以延长保鲜期。

温度管理

播种时,浇足水后盖上塑料薄膜压边,待出苗后再揭膜,以保温浇水。出苗后,床土常保持干湿状态,少浇水,勤灌溉。种植前7-10天炼苗,停水。

追肥管理

待两片真叶长出后,根据长势和土壤肥力情况追肥1-2次,速效肥主要是指氮肥,结合光合营养膜提高光合能力,营养素和叶绿素的复合药膜,环保植物增肥、增产、增色、厚叶、壮茎。

培土栽培

出苗后揭膜时,随着气温的升高,需要经常通风降温,导致床面很快干燥。要在苗行之间培育细土1-2遍,保护根系,培育壮苗,便于移栽。

松土除草

为防止表土板结和除草,应在真叶出现后浇水,然后根据情况及时松土除草。大量出苗后,可用600-800倍新高脂膜防治立枯病,每隔7-10天一次。

苗床准备

洋葱苗床为中性或微酸性土壤,地势平坦,质地疏松,肥力中等,已有3年未种植葱蒜类蔬菜。播种前10-15天开垦,结合深耕施用腐熟农家肥。

种子处理

播种前,洋葱种子在300倍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泡3小时,用清水冲洗,干燥后播种。或者,种子可以在50℃的温水中浸泡25分钟,放在冷水中冷却,干燥并播种。

播种方法

播种前,浸透种子,促进发芽。这样,播种的洋葱出苗率较高,也可直接播种。洋葱通常通过播种来播种。种子均匀地撒在边界表面,覆盖1~1.5cm厚的土壤。播种后及时覆盖草皮或地膜,保持土壤湿润。

温度管理

育苗初期,白天温度应保持在20-25℃,夜间温度应保持在10℃左右。白天适当通风以降低中午秧苗棚的温度,防止温度过高导致洋葱幼苗生长。阴天或气温较低时,可提前喷洒30ml/桶尤马修补剂,防止低温冻伤。

苗木管理

播种前一般浇水充足,后期无需频繁浇水,避免幼苗旺盛生长。如果基肥不足,苗木又黄又瘦,当苗木长出两片叶子时,可施用10~15kg尿素。如果基肥足够,就没有必要施用。在此阶段,应及时清除苗木,并进行除草,防止病虫害,苗木间距应保持在3cm左右。

松土除草

为防止表土板结和除草,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