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烂洞
西红柿烂洞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棉铃虫或烟青虫咬食
原因:棉铃虫或烟青虫咬食西红柿果实,导致幼果被吃空或引起腐烂而脱落。由于蛀孔在蒂部,便于雨水和病菌流入,引起腐烂。
防治方法:在虫龄较小时进行药剂防治,可以使用甲维盐、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氟铃脲、四氯虫酰胺、苏云金杆菌等药剂加一点有机硅进行喷雾防治,注意轮换交替用药。
晚疫病
原因:晚疫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叶片和果实都可以发病。叶片发病可见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扩大变成褐色,潮湿时叶背上长出白色霉状物。果实发病,病斑呈油渍状,褐色,稍凹陷,边缘明显,云纹不规则。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避免连作重茬,保护地栽培西红柿可以用粉剂百菌清熏棚。药物防治可以在发病初期用40%的疫霉灵2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的乙磷铝粉剂2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500倍液,或64%的杀毒矾粉剂500倍液等进行叶面喷施,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交替用药4–5次。
缺钙和温室环境过热
原因:果实内部发生空洞的主要原因是缺钙和温室环境过热。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如果土壤中缺乏钙元素,就会导致果实内部发生空洞。此外,在高温环境下,果实内部的蒸发量会增加,进而造成空洞现象。
防治方法:合理施钙,可以在种植前向土壤中添加钙肥,或者将钙肥溶液喷洒在西红柿叶片上。控制温室环境的温度,安装通风设备,及时采取降温措施,使温度保持在适宜范围内。
水分管理不当
原因:西红柿在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比较敏感。如果在生长期间水分供应不均,尤其是干旱和突然的水分过多交替出现时,会导致果实内部组织的发育不正常,形成空洞。
防治方法: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于潮湿。在西红柿的生长阶段,应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进行适量浇水,避免干旱和积水的交替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