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料未标识

调料未标识的问题主要涉及 食品安全和行政程序违法两个方面。

食品安全问题

酸辣粉未标识酸辣成分: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一条,食品标签应当真实、准确,不得虚假或者误导消费者。如果酸辣粉中未标识其应有的酸辣成分,则属于标签虚假,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

酸菜鱼调料未标示原始配料: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酸菜鱼调料中,使用的泡青菜未标示原始配料,这同样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的要求。

行政程序违法问题

不予立案决定:在处理食品安全投诉举报案件时,如果被申请人以次充好、标签虚假,虽然符合立案程序,但不予立案的决定违反了《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属于程序违法。

复议机关维持原决定:在巫某某对不予立案决定提出行政复议后,复议机关维持了市监局的认定,认为违法行为轻微不予立案,这一决定同样存在程序上的问题。

建议

加强标签管理:食品生产企业应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的规定,确保产品标签真实、准确,不虚假或误导消费者。

完善行政程序:市场监管部门在处理食品安全投诉举报案件时,应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提高消费者意识: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应注意查看产品标签,了解食品成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和避免调料未标识等食品安全问题,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