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枯腐病
南瓜枯萎病,也称为南瓜红腐病或蔓割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土传病害,对南瓜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以下是南瓜枯萎病的一些关键信息:
症状
幼苗受害:子叶先变黄,幼苗萎蔫或枯萎,茎基部或茎部变褐缢缩或呈立枯状。
成株受害:叶片从老叶向前端逐渐萎蔫似缺水状,中午尤为明显,早晚可恢复,3~6天后整株叶片枯萎下垂,不能复原,最后全株枯死。茎蔓基部缢缩,有的病部出现褐色病斑,病根变褐腐烂,茎基部纵裂,病茎纵切面上维管束变褐。
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
病原主要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或菌核在未腐熟的有机肥或土壤中越冬,能在土壤中存活3年,其菌核和厚垣孢子存活能力更强,能抵抗高、低温和干燥环境,即使通过家畜消化道后仍具生活力。采种时厚垣孢子可粘于种子上,播种带病种子,发芽后病原即侵入幼苗,成为次要侵染源。根系的分泌物刺激厚垣孢子萌发,从根毛顶端细胞间或根部伤口侵入,先在细胞内或薄壁细胞间生长后进入维管束,在导管内发育,分泌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破坏细胞,阻塞导管,干扰新陈代谢,致植株萎蔫枯死。
在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易染病,病菌发育和侵染适温24~25℃。
防治方法
选种抗病品种,并且采用营养钵基质育苗,便于培育壮苗,定植时不伤根,定植后缓苗快,增强南瓜植株的抗病性。
轮作,南瓜与其他作物进行轮作,生产上推行葫芦科、十字花科、茄科3年轮作。
适当中耕,提高土壤透气性,使根系茁壮,增强抗病力。在南瓜结瓜期,应分期施肥,切忌用未腐熟的人粪尿追肥。
使用抗重茬菌剂,如PV酵素菌、康博士重茬专家等菌肥,通过有益菌大量繁殖而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对多种病害,尤其是土传病害均有不错的预防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