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菜叶斑病
小白菜叶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影响白菜的生长和产量。以下是小白菜叶斑病的详细症状、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
症状
细菌性叶斑病
叶片背面先出现水浸状小斑点,后叶面出现直径2-5毫米的黄褐色圆形坏死病斑。
病斑边缘颜色较深,可连结成大斑块。
天气干燥时,病斑质脆,易开裂,引起叶片干枯死亡。
白斑病
叶片上产生灰褐色的小斑点,后扩展成圆形、近圆形或卵圆形的病斑。
病斑周缘有淡黄色晕圈,叶背病斑外缘浓绿色,有时不明显。
病斑最后呈白色、半透明,似火烤状,有时病斑破裂或脱落。
传播途径
细菌性叶斑病:病原菌在种子或病残体越冬,借雨水和灌溉水传播蔓延。发病适温为25-27℃,阴雨连绵时有利于发病或流行。
白斑病:病菌在土壤中越冬,种子也可带菌,借风、雨传播。11℃-23℃、相对湿度在60%以上是发病必要条件。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实行轮作,避免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