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西红柿裂果
西红柿低温裂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昼夜温差大 :在秋季光照强,晴天时中午前后棚内温度仍能达到30℃以上,但晚上温度下降较快,果皮受低温影响生长缓慢,而果肉受低温影响较小,生长相对较快。这种果皮和果肉的生长不一致,导致果实开裂。品种问题:
果皮偏厚、高圆形、硬度高耐运输的品种裂果稍微差一些;果皮薄的品种则要严重一些。因此,选择果皮厚、耐贮运的抗性品种很关键。
管理问题
放风不适宜:
棚室昼夜温差大,果面、叶片易出现结露现象。若果面结露较多,早上突然放风,果面水分迅速蒸发,易出现“风扫了果”的现象,具体表现为果面环裂。
肥水供应不均衡:西红柿果实膨大期,需要进行充足的水肥供应,以提高产量。若浇水不注意,忽干忽湿,棚内旱涝不均,果实容易出现裂果现象。
药害、病害、缺素:喷药浓度偏高,果实也容易出现裂果。喷药时温度偏高或喷药时间安排在中午,药液挥发快,致使果面残留的药液浓度迅速变大,在药物的“刺激”下,果皮也容易生裂口,形成裂果。
温度管理不当:
番茄有2-7片真叶时夜温过低,座果后极易出现裂果。这是因为番茄第一至第三穗花花芽分化一般在2-7片真叶时完成,这个阶段长期处在低于8℃以下低温时,光合产物会过多地积累到正在分化的生长点上,最终发育成多心室的畸形果,这种果易出现裂果。
水分管理不当:
长时间干旱后突逢暴雨或浇水,以及连阴雨雪天后天气骤晴,西红柿果实就像在“冰火两重天”中挣扎,迅速吸水膨大或过度失水,从而导致裂果。
预防措施
选择抗裂品种:
在种植时,可以选择果皮厚、果实中小型且耐储运的抗裂品种。
合理放风,控制温湿度:
番茄生长需要一定的昼夜温差,适当的通风可控制棚内的温湿度。一般情况下,上午棚内温度达到27~28℃时,待果面结露消退后再通风,这样可以减少裂果的发生。
加强肥水管理:
番茄进入膨果期后,应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大水漫灌。宜采取“小水勤浇”的方式,少量多次地提供水分和养分,以防止土壤过干或过湿导致裂果。
适当留叶,做好整枝摘心:
在番茄整枝和摘心过程中,应在果穗上方保留2~3片叶,靠自身的叶片遮光,避免阳光直射果皮引起裂果。
温度调控:
合理控制棚室内的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特别是在寒冷季节要注意昼夜温差的控制。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西红柿低温裂果的发生,提高果实的商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