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桥豆腐的由来

平桥豆腐是一道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名菜,其由来与乾隆皇帝南巡的故事紧密相连。据传,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乘龙舟路经淮安平桥镇时,受到了当地大财主林百万的热情接待。林百万为了讨好皇上,特地命家厨用鲫鱼脑和老母鸡原汁烩制了当地的特色豆腐,这道菜以其独特的风味和精湛的烹饪技艺,赢得了乾隆皇帝的连连称赞。从此,平桥豆腐便誉满江淮,成为淮扬菜系中的经典之作。

平桥豆腐的制作方法虽然并不复杂,但却十分讲究。制作时,选用原汁鸡汤,加入鲫鱼脑、蟹黄、猪油、葱、姜等佐料,煮沸后放入去卤的精豆腐片和熟肉丁、虾米等,再用菱粉勾芡,最后加少许味精提味。平桥豆腐的关键在于其刀工,豆腐片切得越薄,越能入味,同时也越显出制作技艺的高超。

随着时间的推移,平桥豆腐不仅在当地享有盛名,还逐渐传播开来,受到了中外宾客的一致赞扬。1984年,平桥豆腐在接待美日华侨的宴会上大放异彩,1986年又在接待开发洪泽湖会议的十一个国家的代表时赢得了广泛好评。平桥豆腐还被评为淮安市十佳产品,并且北京人民大会堂曾特派两名厨师专程来平桥学习制作技艺。

尽管关于平桥豆腐的来历存在一些不同的说法,比如有人认为它源于民国时期逃荒来淮安的山东孟家人之手,但这些说法的权威性较低,并没有广泛流传。相比之下,与乾隆皇帝相关的传说更为人们所接受和传颂,成为了平桥豆腐最为人们所熟知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