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头冷知识
关于芋头,这里有一些有趣的冷知识:
名字的由来
芋头这个名字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古人在野外看到这种大叶子和大块根的植物时,惊叹地叫出了“吁”,于是得名“芋头”。另一种说法是,古代称其为“土芝”或“蹲鸱”,其中“蹲鸱”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指的是芋头。
家族成员关系
芋头属于天南星科芋属的植物,有多个品种。根据分蘖方式的不同,芋头可以分为三类:多子芋(母芋不好吃,但分出来的小子芋、孙芋特别美味)、母芋好吃的普通芋头和芋艿、芋苗等。
南北差异
芋头在不同地区的品种和大小有很大差异。例如,北方常见的芋头较小,而南方则有如“荔浦芋头”这样的大型品种,甚至有小西瓜那么大。
营养价值
芋头作为薯类,可以替代饮食中的精米白面,作为主食。它具有低热量、低升糖指数(GI)、高钾含量和含有维生素C等优点。100克芋头的热量仅为56~85千卡,远低于馒头和米饭。
食用方式
芋头可以蒸、煮、炒、炖等多种方式食用。蒸熟后蘸糖食用或拔丝效果都很美味。在处理芋头时,需要注意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其黏液,以免引起发痒和过敏反应。
药用价值
芋头在中药学上被认为具有健脾补虚、散结解毒的功效。但需要注意的是,生芋头有毒,需煮熟后食用。
民间习俗
在一些地方,霜降时节有“打芋煲”的习俗,即用火烧红瓦片热熟芋头或红薯,以辟凶纳吉。此外,芋头还可以用于制作“芋儿鸡”、“芋头蒸排骨”等美食。
保存与处理
芋头在保存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否则容易变绿并产生有毒的茄碱。未熟透的芋头含有草酸钙结晶,会引起舌根发痒,因此要确保完全煮熟后再食用。
这些冷知识不仅增加了我们对芋头的了解,还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利用和享受这种营养丰富的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