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春季种植方法
金针菇春季种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适宜的栽培时间
金针菇属于低温型菌类,最佳生长温度为23℃,子实体分化发育适应范围为3~18℃,以12~13℃生长最好。春季气温适中,适合金针菇生长,具体时间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接种时间。
准备栽培场所
发菌阶段要求栽培场所保温、通风、干净。出菇阶段最好选择在室外建半地下式菇房,即往地下挖1米深,再在四周用土垛起1米高的墙,上盖塑料膜及草帘。
配制培养料
培养料可以用棉籽壳、麦麸、玉米面、石膏粉、过磷酸钙、白糖等材料配制。具体配方为棉籽壳100公斤、麦麸20公斤、玉米面5公斤、石膏粉2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白糖1公斤。
装袋灭菌
选用宽15~17厘米、长33厘米的塑料袋一头出菇,或15~17厘米宽、55厘米长的塑料袋两头出菇。装袋时边装料边压实,装好后两端用细绳扎成活结。按常规方法高压或常压灭菌。
接种培菌
灭菌好的塑料袋冷却至室温后即可进行接种。接种箱按每立方米用甲醛10毫升、高锰酸钾5克进行灭菌30分钟。接种时严格操作规程,两端接种,一般每瓶种(750克/瓶)可接25~30袋。接种后及时将袋移入培养室,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约24小时菌丝开始萌发,在20~25℃室温下生长约40~50天即可满袋。
出菇管理
菌丝长满后,要立即进行搔菌(即将表面的老菌种刮掉),以促进原基和子实体形成。这时要加强通风和保持一定的散射光进行催蕾培养。子实体长出后,温度控制在8~14℃之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90%~95%,并进行缓慢的通风换气。
采收
当金针菇长到七八成熟时,就可以收获了。采收时用消毒的剪刀,剪去菌柄基部,同时清理养料上生长散乱的小菇和老化的菌块,采收后进行补水,温度和湿度保持在适宜范围,等待10天就能再次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