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翻病

茄子翻病,也称为茄子灰霉病,是由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害。该病害在茄子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均可发生,尤其是果实和叶片,严重时会导致产量下降和品质变差。

病害特征

叶片

成株期叶片感病,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暗绿色至淡褐色水渍状病斑,有明显轮纹。

潮湿时病斑上长出少量白霉,干燥时病叶片干枯破裂。

茎部

嫩茎染病,病部变褐色,缢缩,致使上部叶片萎蔫干枯。

花器

花器受侵染后,呈褐色腐烂。

果实

果实受害最重,多以下部老熟果开始,出现水渍状圆形斑点,后逐渐扩大稍凹陷,呈黄褐色或暗褐色大斑。

病部果肉呈黑褐色腐烂状,在高湿条件下病部表面长有白色絮状菌丝,病果易脱落或干瘪收缩成僵果。

病害传播

越冬方式: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土壤中病株残留组织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

传播途径:卵孢子经雨水溅到植株体上后萌发芽管,产生附着器,长出侵入丝,由寄主表皮直接侵入。病部产生的孢子囊所释放出的游动孢子可借助雨水或灌溉水传播,使病害扩大蔓延。

发病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