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泡酒做法

传统方法

材料:嫩精羊肉3500克,木香30克,杏仁500克,糯米5000克,酒曲440克。

做法

将木香、杏仁、酒曲打成细末。

将羊肉煮熟,切碎。

将糯米水浸24小时,捞出放笼里蒸熟,保留米浆水。

待熟糯米温度至30°C左右时,拌入羊肉、杏仁、木香、酒曲,用米浆水调和酿酒。

用法用量:温服,每次50毫升,每日2~3次。

功效主治:具有健脾胃、补元气、益精血、调中止痛的功效,主治慢性胃炎,症属脾胃虚寒等。

简易方法

材料:羊肉1500克,大埔娘酒1瓶,生姜50克,党参、红枣各100克,北芪、巴戟、杜仲、杞子各适量。

做法

羊肉斩大块,准备所有材料备用。

砂锅大火煮开后小火煮2小时,要出锅时倒入黄酒滚开即可。

详细做法

材料:羊肉切碎片,杏仁、木香捣碎末,酒曲研细粉,糯米加水适量,上锅蒸至半熟,待冷备用。

做法

将羊肉、杏仁同倒入锅中,加水煮烂,待凉后,连汁倒入装有糯米饭的罐(坛)中,再加入木香、酒曲,搅拌均匀,加盖密封,放置于温暖处,发酵10天。

开封,压去糟渣,取酒液,装瓶备用。

功效与主治:大补元气,健胃益肾。适用于病后衰弱,脾胃虚寒,食欲不振,腰膝酸软等。服法:每日3次,每次空腹各服2~3小盅。

特色方法

材料:羊肉块,尤溪红酒,生姜,草根,土陶瓮,木炭、稻壳或干稻草。

做法

将切好的羊肉块放入土陶瓮中,倒入适量的尤溪红酒,红酒的量以能够没过羊肉块为宜,再加尤溪山茶籽油,增添香味。

加入切好的草根,将其均匀地分布在羊肉块之间,盖上土陶瓮的盖子,用湿布将盖子周围密封好,以防止热气泄漏。

在土陶瓮的周围铺上一层木炭、稻壳或干稻草,然后点燃,燃烧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火候,使土陶瓮能够均匀受热。

另一做法

材料:羊肉切成约3厘米见方的小块,清水和花椒,葱、姜,料酒,炒锅中油,白糖,桂皮、香叶,清水,胡萝卜、洋葱。

做法

羊肉腌制半小时,倒掉血水,冲洗干净。

锅中加油炒羊肉至水分收干,淋入料酒,捞出冲洗。

锅中加油炒羊肉至微黄,加入白糖炒至出香味,淋入红酒,加入桂皮、香叶,加水煮1个半小时,放入胡萝卜、洋葱再煮10分钟。

收汁即可。

这些做法各有特色,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方法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