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怎么种金针菇
夏天种植金针菇需要特别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种植步骤和技巧:
选择合适的培养基
使用适合夏季种植的金针菇培养基配方,例如玉米芯、麸皮、玉米面、石膏粉、木屑和棉子壳等。
培养基的配比和含水量要适中,pH值应控制在6-7之间。
灭菌处理
将配制好的培养基料装入塑料袋中,然后放入常压灭菌罐中,用大火使袋内温度在6小时内达到100℃,再在微火下保持20小时,停火后冷却以防止袋子破裂。
接种菌种
当袋温降至25℃以下时,进行接种。接种前要对接种工具和菌种进行消毒。
一般500克的瓶装菌种可接25-30袋。
发菌期管理
接种后,将培养室的温度控制在20-24℃,并及时通风和喷水。
经过30天左右,应适时打开袋口,以促进金针菇原基的分化。
出菇期管理
出菇期温度应控制在10-13℃。
在冷库内种植时,应注意增加供氧量,若氧气不足会造成菇朵小、菇柄细。
一般开口后15天即可采收。
防治病害
保持菇场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病菇和废料。
拌料时应使用无毒、无残留的防污剂,如疣霉净。
发菌期和出菇期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避免高温和高湿环境。
发现病菇要及时摘除,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石灰水或链霉素液等。
收获和再生产
当金针菇长到5-10厘米高时,即可采收。
采收后的金针菇可以洗净后烹饪食用,也可晾干保存。
剩下的菌包和根部还能长出下一茬金针菇,通过适当的管理和消毒,可以实现连续生产。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可以在夏天成功种植金针菇。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以及及时防治病害,是夏季种植金针菇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