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浆加石膏
豆浆中加入石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凝固成块,从而形成豆腐或豆花。石膏是一种无机盐,其主要成分为硫酸钙二水合物。当石膏加入豆浆中时,它可以与豆浆中的蛋白质发生反应,导致蛋白质变性并聚集在一起,形成固体结构。这个过程称为“点脑”或“凝固”,是制作豆腐或豆花的关键步骤。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将豆浆烧开后,立即除去柴火,以防止豆浆因温度升高而溢出。
2. 将称好的熟石膏捣碎,加入豆浆中反复搓揉至碎,使其溶化至豆浆中,形成石膏豆浆水。
3. 待豆浆烧开后,除去柴火,将豆腐固化剂(石膏水)摇均放在平整的地面上,然后将两份豆浆同时倒入装有固化剂的桶中,放置3小时左右,使豆浆凝固成豆腐脑。
4. 凝固完成后,将豆腐脑捞出,即可得到豆腐或豆花。
需要注意的是,添加石膏的量应该适量,一般为豆浆的1-2%左右。过多的石膏会使豆腐变得硬而不易入味,而过少的石膏则会导致豆腐不易凝固。此外,虽然石膏是一种无害的食品添加剂,但过量摄入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豆浆中加入石膏是为了通过物理反应使豆浆凝固,从而制作出豆腐或豆花。这个过程需要严格控制石膏的添加量,以确保最终产品的口感和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