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银耳的地理标志
通江银耳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主要产于四川省通江县。通江县素有“中国银耳之乡”的美誉,其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优质的通江银耳。通江银耳以其质厚、肉嫩、易炖化的特质和极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而享誉海内外,是通江县的一张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通江银耳的生产过程经过建堂、砍山、断木、架晒、接种、发菌、排堂、采摘、淘洗、烘烤等生产流程。其食用方法有熬制、炒菜和凉拌。若熬汤宜用温水或者冷水浸泡30分钟,然后将其清洗干净撕成小耳片,根据不同熬制器具加入适量的水熬煮,可搭配冰糖、枸杞、大枣或者桔瓣等水果,煮至软糯即可;若凉拌或者做炒菜,宜高水温泡发,这样的口感会很脆嫩。
通江银耳的发祥地和主产区是陈河镇,发轫于盛唐,食用于宋元,入药于明清,是清廷御膳之珍馐。银耳的人工栽培始于1894年即光绪二十年。1995年,通江被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正式命名为“中国银耳之乡”,2004年国家对通江银耳实施了原产地保护。自此,通江银耳便以“中国银耳”合法代表身份登上世界特产的殿堂。
2023年,通江银耳入选“2022年度天府地标美食品牌价值50强”,连续3年入选“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地标产品品牌百强”。通江银耳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还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是中国银耳的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