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贡青菜的故事

关于进贡青菜的故事,有以下几个:

唐太宗与易州司马陈元璹

故事发生在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率兵东征,回师途经易州(今河北易县)。易州司马陈元璹献上新鲜蔬菜,这些蔬菜是通过征用百姓建造专门的“温室”,日夜烧火增温种植出来的“反季蔬菜”。

唐太宗厌恶这种谄媚行为,最终罢了陈元璹的官。

鲁国国君与贡菜

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鲁国国君为抵御外敌入侵,进行举国征兵。由于兵源充足,但后勤管理困难,特别是蔬菜供应不足,鲁国国君号召大家种植蔬菜。

有一对母子种植的蔬菜迟迟未上交,最终上交的是干枯死亡的蔬菜。这些蔬菜经过雨水的浇淋后居然活了,煮了吃后味道鲜美,补充了士兵的体力,帮助他们打退了入侵者。

鲁国国君回国后,在国内大力普及种植这种蔬菜,并命名为“功菜”,后更名为“贡菜”。

清朝的贡菜

贡菜在清朝时期被年年进贡,最初在乾隆年代开始进贡。由于其独特的口感,深受皇帝喜爱,成为年年进贡的必需品。

贡菜通常在秋天将梗剥皮后晒干,脱掉水分后形成干制品,便于保存和运输。

这些故事不仅讲述了进贡青菜的历史背景,还体现了古代人民在食物保存和营养补充方面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