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馒头为什么会有焦壳

蒸馒头时出现焦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火候和时间不当

火候过大:一开始就用大火猛蒸,馒头表面的水分迅速蒸发,很快形成一层硬壳。但此时馒头内部的温度还没有完全升高,酵母仍在产生气体,随着内部气体不断增多,就会冲破表面硬壳,造成馒头表面破裂或塌陷,并且这种情况下蒸出的馒头表面颜色可能不均匀,局部会发黄甚至焦糊。

蒸制时间不足或过长:如果蒸制时间过短,馒头中心可能还未完全熟透,内部的淀粉没有充分糊化,面筋网络也未完全成熟固化,这样的馒头缺乏足够的支撑力,取出后容易塌陷。

锅盖问题

锅盖太严实:蒸气没有及时散发出去,就会导致水蒸气聚集在锅盖上,形成水滴,然后滴在了下面的馒头上,这个时候的馒头快熟了,馒头皮已经形成,再加上水滴的浸润,使馒头皮更薄,更软,这个时候下面的蒸气往上走的时候会顶起这个被水滴浸润地方,就会形成一个气包,也就是鼓皮的现象。

面筋网络不稳固

面筋网络未完全成熟:馒头内部的气体快速膨胀并逸出时,面筋网络已经定型但还不够稳固,无法承受这种气压变化,就会导致塌陷。

干面粉未揉匀

揉面时干面粉没揉匀:在揉馒头胚的过程中加入了少量干面粉,用于防止发酵面团与面板粘连。但如果干面粉没有与发酵面团完全融合,就会在蒸制过程中产生空气,导致馒头表面鼓起一层薄皮。

热传递问题

热传递需要时间:表皮在里面直接就会糊化成皮,然后慢慢向里面传热。如果热传递不均匀,就会导致馒头表面局部过热而焦糊。

为了避免蒸馒头时出现焦壳,建议注意以下几点:

控制好火候,避免一开始就使用大火,并根据馒头的大小和蒸笼的材质调整蒸制时间。

确保锅盖密封性适中,避免水蒸气过多聚集在锅盖上形成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