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申报资料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往往容易陷入一些常见的误区,这些误区可能会导致翻译质量下降,影响药品申报的顺利进行。本文将针对这些常见误区进行剖析,以期提高药品申报资料翻译的准确性。

一、误读原文,忽视专业术语

药品申报资料翻译中,翻译人员首先应具备一定的医药专业知识。然而,在实际翻译过程中,一些翻译人员由于对原文理解不准确,导致翻译结果与原文意思不符。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误读原文的情况:

  1. 将专业术语翻译为普通词汇:如将“阿奇霉素”翻译为“阿奇霉素”,将“双氯芬酸钠”翻译为“双氯芬酸钠”。

  2. 将原文中的缩写或符号翻译为普通词汇:如将“mg”翻译为“毫克”,将“g”翻译为“克”。

  3. 将原文中的量词翻译为普通量词:如将“mg”翻译为“克”,将“L”翻译为“升”。

二、忽略语境,生搬硬套

在翻译药品申报资料时,翻译人员应充分考虑原文的语境,避免生搬硬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忽略语境的情况:

  1. 将原文中的句子结构生搬硬套:如将“本药品具有以下特点:”翻译为“The medicine ha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2. 将原文中的句子顺序颠倒:如将“不良反应:”翻译为“The adverse reactions:”。

  3. 将原文中的句子成分省略或增加:如将“根据临床研究,本药品对慢性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翻译为“The medicine has a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on chronic diseases according to clinical studies.”

三、忽视文化差异,导致翻译失真

药品申报资料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应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避免因文化差异导致翻译失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忽视文化差异的情况:

  1. 将原文中的文化背景翻译为普通背景:如将“中药”翻译为“Chinese medicine”,将“西医”翻译为“western medicine”。

  2. 将原文中的文化习俗翻译为普通习俗:如将“中药煎煮”翻译为“Chinese medicine decocting”,将“西医手术”翻译为“western medicine operation”。

  3. 将原文中的文化表达翻译为普通表达:如将“中医讲究阴阳平衡”翻译为“The Chinese medicine emphasizes the balance of yin and yang”,将“西医注重病理机制”翻译为“The western medicine focuses on the pathogenesis.”

四、忽视格式规范,导致翻译混乱

药品申报资料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应严格按照格式规范进行翻译,避免翻译混乱。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忽视格式规范的情况:

  1. 将原文中的表格、图片、公式等翻译为普通文字:如将表格翻译为文字描述,将图片翻译为文字描述。

  2. 将原文中的引用、参考文献等翻译为普通文字:如将引用翻译为文字描述,将参考文献翻译为文字描述。

  3. 将原文中的专业格式翻译为普通格式:如将化学式翻译为文字描述,将药品规格翻译为文字描述。

总之,在药品申报资料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应充分了解原文内容,提高专业素养,关注语境、文化差异和格式规范,避免陷入常见误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药品申报资料翻译的准确性和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