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式制砂对水质有何要求?

湿式制砂是一种将物料加水湿磨,然后通过筛分、脱水等工序制备砂子的工艺。在湿式制砂过程中,水质对制砂效果和产品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以下是湿式制砂对水质的要求:

一、水质的基本要求

  1. 水质应无色、无味、无臭,无悬浮物、沉淀物等杂质,以免影响砂子的外观和质量。

  2. 水中悬浮物含量应控制在100mg/L以下,过高会导致砂子中含泥量增加,影响砂子的质量。

  3. 水中pH值应控制在6.5-8.5之间,过高或过低的水质会腐蚀设备,影响制砂效果。

  4. 水中溶解氧含量应大于5mg/L,以保证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发生腐蚀。

  5. 水中总硬度应控制在200mg/L以下,过高会导致设备结垢,影响制砂效果。

二、水质对制砂效果的影响

  1. 水质对磨矿效果的影响:在湿式制砂过程中,物料在水中被磨细,水作为介质起到冷却、润滑、传递动力的作用。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磨矿效果。若水质较差,会导致磨矿效率降低,砂子中含泥量增加。

  2. 水质对筛分效果的影响:筛分是湿式制砂的重要环节,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筛分效果。若水质较差,会导致筛网堵塞,影响筛分精度,降低砂子质量。

  3. 水质对脱水效果的影响:脱水是湿式制砂的关键工序,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脱水效果。若水质较差,会导致脱水效果不佳,砂子含水量过高,影响砂子的质量。

三、水质对设备的影响

  1. 水质对磨机的影响:水质较差会导致磨机内部结垢,影响磨机工作效率,缩短设备使用寿命。

  2. 水质对筛分设备的影响:水质较差会导致筛网堵塞,影响筛分效果,增加设备磨损。

  3. 水质对脱水设备的影响:水质较差会导致脱水效果不佳,增加设备负荷,缩短设备使用寿命。

四、如何保证湿式制砂的水质

  1. 选择合适的水源:在湿式制砂过程中,应选择水质较好的水源,如地下水、河水等。

  2. 水质处理:对水质较差的水源,应进行水质处理,如过滤、沉淀、消毒等,确保水质符合要求。

  3. 定期检测水质:对制砂过程中使用的水质进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水质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4. 优化工艺参数:在湿式制砂过程中,优化磨矿、筛分、脱水等工艺参数,提高制砂效果,降低对水质的要求。

  5. 设备维护:定期对制砂设备进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降低设备故障率。

总之,湿式制砂对水质有较高的要求。保证水质符合要求,对于提高制砂效果、保证砂子质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重视水质管理,确保湿式制砂工艺的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选矿在线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