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对经费使用过程中的合同管理有哪些规定?
工信部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对经费使用过程中的合同管理有以下规定:
一、合同签订
合同签订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合同内容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合同签订前,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对合同对方的资质、信誉、履约能力等进行充分调查和评估。
合同内容应当明确项目名称、研究内容、经费预算、经费使用范围、合同期限、双方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
合同签订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及时将合同报送给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备案。
二、合同履行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及时、足额支付合同款项。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合同各项条款得到有效执行。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定期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合同变更、解除和终止制度,确保合同变更、解除和终止符合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
三、合同变更
合同变更应当遵循合同约定,并经双方协商一致。
合同变更应当及时报送给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备案。
合同变更不得影响项目的研究进度和质量,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合同对方的合法权益。
四、合同解除和终止
合同解除和终止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
合同解除和终止应当及时报送给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备案。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妥善处理合同解除和终止后的善后事宜,包括但不限于合同款项的结算、知识产权的归属等。
五、合同管理责任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合同管理职责,加强合同管理队伍建设。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对合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法制观念。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对合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合同管理制度的落实。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对违反合同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六、合同档案管理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合同档案管理制度,对合同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环节的资料进行归档。
合同档案应当真实、完整、准确,便于查阅和审计。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定期对合同档案进行整理和归档,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对合同档案进行保密,防止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七、合同纠纷处理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合同纠纷处理机制,及时解决合同纠纷。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合同纠纷。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积极参与合同纠纷处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对合同纠纷进行调查和处理。
总之,工信部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对经费使用过程中的合同管理做出了详细规定,旨在规范科研经费的使用,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保障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合同对方的合法权益。项目承担单位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加强合同管理,确保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
猜你喜欢:项目管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