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国标对砂石质量有何要求?

机制砂,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因其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性能稳定等优点,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规范机制砂的生产和使用,我国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标准。本文将围绕“机制砂国标对砂石质量有何要求?”这一问题,详细解析我国机制砂国标对砂石质量的具体要求。

一、粒度要求

  1. 粒度组成:机制砂的粒度组成应符合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的规定。具体要求如下:

(1)细度模数:细度模数是反映砂粒粗细程度的指标,其值应在2.3~3.0之间。

(2)级配:砂粒的级配应符合下列要求:

  • 0.15mm以下的细砂含量不宜超过15%;
  • 0.15mm以上的粗砂含量不宜超过5%;
  • 0.15mm以上的中砂含量应占60%以上。

  1. 粒形:机制砂的粒形应符合GB/T 14685-2011《建筑用砂》的规定。具体要求如下:

(1)球形度:球形度应小于60%。

(2)扁平度:扁平度应小于15%。

二、化学成分要求

  1. 含泥量:机制砂的含泥量应符合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的规定。具体要求如下:

(1)细度模数小于2.3的细砂,含泥量应小于3%。

(2)细度模数大于2.3的粗砂,含泥量应小于5%。


  1. 钙镁含量:机制砂的钙镁含量应符合GB/T 14685-2011《建筑用砂》的规定。具体要求如下:

(1)细度模数小于2.3的细砂,钙镁含量应小于1.5%。

(2)细度模数大于2.3的粗砂,钙镁含量应小于2.0%。


  1. 可溶性盐含量:机制砂的可溶性盐含量应符合GB/T 14685-2011《建筑用砂》的规定。具体要求如下:

(1)细度模数小于2.3的细砂,可溶性盐含量应小于1.0%。

(2)细度模数大于2.3的粗砂,可溶性盐含量应小于1.5%。

三、物理性能要求

  1. 压碎值:机制砂的压碎值应符合GB/T 14685-2011《建筑用砂》的规定。具体要求如下:

(1)细度模数小于2.3的细砂,压碎值应小于20%。

(2)细度模数大于2.3的粗砂,压碎值应小于30%。


  1. 水筛余量:机制砂的水筛余量应符合GB/T 14685-2011《建筑用砂》的规定。具体要求如下:

(1)细度模数小于2.3的细砂,水筛余量应小于1.0%。

(2)细度模数大于2.3的粗砂,水筛余量应小于2.0%。


  1. 针片状颗粒含量:机制砂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应符合GB/T 14685-2011《建筑用砂》的规定。具体要求如下:

(1)细度模数小于2.3的细砂,针片状颗粒含量应小于15%。

(2)细度模数大于2.3的粗砂,针片状颗粒含量应小于10%。

四、质量检验与验收

  1. 质量检验:机制砂的质量检验应按照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和GB/T 14685-2011《建筑用砂》的规定进行。

  2. 验收:机制砂的验收应按照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和GB/T 14685-2011《建筑用砂》的规定进行。验收内容包括粒度、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

总之,我国机制砂国标对砂石质量的要求涵盖了粒度、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多个方面,旨在确保机制砂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质量。生产和使用机制砂的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为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湿法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