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报告中的质量标准有哪些?

机制砂,作为现代建筑行业的重要原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耐久性和使用寿命。为了确保机制砂的质量,相关标准对机制砂的生产、检验和验收都有详细的规定。本文将详细介绍机制砂报告中的质量标准。

一、物理性能指标

  1. 粒度组成:机制砂的粒度组成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标准,机制砂的粒度组成应符合以下要求:

(1)细度模数:细度模数是反映砂粒粗细程度的指标,一般要求在2.3~3.0之间。

(2)级配:机制砂的级配应符合标准规定的曲线,以满足混凝土工作性能的要求。


  1. 堆积密度:堆积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砂的质量,是反映砂粒堆积密实程度的指标。根据GB/T 14684-2011标准,机制砂的堆积密度应大于或等于1350kg/m³。

  2. 压实密度:压实密度是指砂粒在压实过程中的密度,是反映砂粒密实程度的指标。根据GB/T 14684-2011标准,机制砂的压实密度应大于或等于1450kg/m³。

  3. 表观密度:表观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砂的质量,不包括砂粒之间的空隙。根据GB/T 14684-2011标准,机制砂的表观密度应大于或等于2650kg/m³。

  4. 吸水率:吸水率是指砂粒在水中浸泡一定时间后所吸收的水分。根据GB/T 14684-2011标准,机制砂的吸水率应小于或等于3%。

二、化学性能指标

  1. 含泥量:含泥量是指机制砂中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根据GB/T 14684-2011标准,机制砂的含泥量应小于或等于3%。

  2. 钙镁离子含量:钙镁离子含量是指机制砂中钙、镁离子的含量。根据GB/T 14684-2011标准,机制砂的钙镁离子含量应小于或等于2%。

  3. 硅酸含量:硅酸含量是指机制砂中二氧化硅的含量。根据GB/T 14684-2011标准,机制砂的硅酸含量应大于或等于85%。

  4. 氯离子含量:氯离子含量是指机制砂中氯离子的含量。根据GB/T 14684-2011标准,机制砂的氯离子含量应小于或等于0.1%。

三、其他指标

  1. 砂石针片含量:砂石针片含量是指机制砂中针状和片状颗粒的含量。根据GB/T 14684-2011标准,机制砂的砂石针片含量应小于或等于15%。

  2. 砂石粉含量:砂石粉含量是指机制砂中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根据GB/T 14684-2011标准,机制砂的砂石粉含量应小于或等于5%。

  3. 软化系数:软化系数是指机制砂在水中浸泡一定时间后,抗压强度降低的比值。根据GB/T 14684-2011标准,机制砂的软化系数应大于或等于0.8。

  4. 砂的磨光值:砂的磨光值是指机制砂在磨光试验中磨光次数的多少。根据GB/T 14684-2011标准,机制砂的磨光值应小于或等于60。

总之,机制砂的质量标准涵盖了物理性能、化学性能以及其他指标。只有满足这些标准,机制砂才能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耐久性和使用寿命。在实际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验和验收,确保机制砂的质量。

猜你喜欢:机制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