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博士生招生简章的内涵与外延

一、内涵

在职博士生招生简章,是指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针对在职人员攻读博士学位的招生政策、招生程序、培养目标、学制及学位授予等方面的规定。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招生对象:在职博士生招生对象主要是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或管理工作的人员。他们因工作需要,希望通过攻读博士学位提升自身学术水平和职业素养。

  2. 招生政策:在职博士生招生政策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选拔优秀人才。

  3. 招生程序:在职博士生招生程序包括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录取等环节。各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招生办法。

  4. 培养目标:在职博士生培养目标是以提高在职人员的学术水平和职业素养为核心,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5. 学制及学位授予:在职博士生学制一般为3-4年,具体学制由各高校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学位授予方面,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在职博士生在完成规定课程学习、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后,可获得博士学位。

二、外延

在职博士生招生简章的外延,主要是指在职博士生招生政策、招生程序、培养目标、学制及学位授予等方面的具体内容。以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 招生政策外延

(1)招生名额:各高校根据自身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需求,确定每年在职博士生招生名额。

(2)招生类别:在职博士生招生类别包括普通在职博士生、联合培养在职博士生等。

(3)招生专业:在职博士生招生专业覆盖各个学科领域,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1. 招生程序外延

(1)报名时间:各高校根据招生计划,确定在职博士生报名时间。

(2)资格审查:资格审查主要包括学历、工作经历、科研成果等方面。

(3)笔试:笔试内容主要包括专业基础知识、综合素质等。

(4)面试:面试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科研潜力等。

(5)录取:录取结果由各高校根据招生计划、考生成绩、面试表现等因素综合评定。


  1. 培养目标外延

(1)提高学术水平:在职博士生通过系统学习,掌握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提高学术水平。

(2)提升职业素养:在职博士生在攻读学位过程中,培养严谨的学术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

(3)增强创新能力:在职博士生通过科研实践,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 学制及学位授予外延

(1)学制:在职博士生学制一般为3-4年,具体学制由各高校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

(2)学位授予:在职博士生在完成规定课程学习、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后,可获得博士学位。

总之,在职博士生招生简章的内涵与外延,涉及招生政策、招生程序、培养目标、学制及学位授予等方面。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在职博士生招生简章,选拔优秀人才,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