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法学教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职法学博士招生作为法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高素质的法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法律社会学作为法学研究的重要分支,其研究范畴与方法对于推动法学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从法律社会学的研究范畴与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法律社会学的研究范畴

  1. 法律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法律社会学关注法律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探讨法律如何影响社会,以及社会如何影响法律的制定与实施。这一范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与社会变迁:研究法律在历史进程中的演变,以及社会变迁对法律的影响。

(2)法律与社会冲突:分析法律在解决社会冲突中的作用,以及社会冲突对法律的影响。

(3)法律与社会秩序:探讨法律如何维护社会秩序,以及社会秩序对法律的需求。


  1. 法律意识与法律文化

法律意识与法律文化是法律社会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范畴。这一范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法律意识:研究个体、群体对法律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以及法律意识对法律实施的影响。

(2)法律文化:探讨法律在社会中的传承、发展,以及法律文化对法治建设的推动作用。


  1. 法律与社会群体

法律与社会群体是法律社会学研究的第三个范畴。这一范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研究弱势群体在法律上的地位、权益,以及如何实现其法律保护。

(2)社会阶层与法律:分析社会阶层差异对法律的影响,以及法律如何调整社会阶层关系。

(3)民族地区法律问题:探讨民族地区法律的特殊性,以及如何解决民族地区法律问题。

二、法律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1. 定量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实验研究等。这些方法可以较为客观地反映法律与社会的关系,为法学研究提供实证依据。


  1. 定性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访谈、案例分析、文献研究等。这些方法可以深入挖掘法律现象背后的社会因素,为法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1. 跨学科研究方法

法律社会学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法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可以将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相结合,为法学研究提供更为全面的研究视角。


  1. 比较研究方法

比较研究方法可以通过对比不同国家、地区或文化背景下的法律现象,揭示法律与社会关系的普遍规律。

总之,法律社会学的研究范畴与方法对于推动法学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职法学博士招生过程中,加强对法律社会学的研究,有助于培养具有全面法学素养的高素质法律人才,为我国法治建设贡献力量。